古代孩子的游戏花样,一点也不比现在乏味
玩游戏、看动画、读童书……如今,孩子的童年,拥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在遥远的古代并没有这些。但小编发现,古代孩子的游戏花样还真不少。他们通过大自然的艺术,来感受生活的奥秘,竟然一点也不比现在乏味。
小编也找了一些有趣的好玩的,一起来看古代儿童怎么玩最嗨……
骑竹马
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
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
——李白《长干行》
竹马是古代儿童最常见的游戏,在汉朝就已经广泛流传。竹马可不是竹子做成的马,而是一根竹竿,孩子们骑在竹竿上,手里拎个小竹枝做鞭子,嘴里喊着:“驾!驾!”追赶着,欢笑着,像真的骑在马上一样。
小时候一起骑竹马的孩子,成为最好的玩伴,后来人们就用青梅竹马来形容少年时期男孩和女孩天真无邪的友情。
斗草
疑怪昨宵春梦好,原是今朝斗草赢。
——晏殊《破阵子》
斗草分为文斗和武斗两种。文斗就是去找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,看谁找到的品种最多,最奇葩,而且还都知道名字,就算赢,如果能找到一种大家都不认识的花,简直可以当上孩子王。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二回,宝玉生日的那天,各种小丫头去摘花草玩,她们玩的就是这种文斗。
武斗就比较简单粗暴,就是比谁找的硬,两人把找来的草勾在一起扯,谁的断了谁就输。
演戏
娇婴争晚戏,少妇斗春妆。
——高启《戏婴图》
古代的家长有时候会给孩子买一些木偶或者皮影,让孩子们自己演练各种戏曲故事。
小孩拿着两个人偶演戏,还搭了一个小架子,上面写着“今日头场”,好像真的开了一个戏曲班子一样。前面坐着一个孩子,正在给他击鼓奏乐,另一个孩子一边笑一边看,开心得拍大腿。
我们今天的孩子总是记不住历史故事,演两遍便记住了。在游戏的过程中,让孩子主动接受最好的历史教育。
偷莲花
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
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
——白居易《池上》
在莲花盛开的夏日里,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,划着一条小船,偷偷地去池塘中采摘白莲花。兴高采烈地划着满载“战利品”的小船而归,却不知道掩盖自己“偷窃”的踪迹,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。
孩子淘气,有时会搞恶作剧,都会挨大人的责骂,但是最终就算被偷的人家也会原谅孩子的胡闹。
斗蟋蟀
萧萧梧叶送寒声,江上秋风动客情。
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。
——叶绍翁《夜书所见》
掏蟋蟀何用?古时候常有斗蟋蟀的游戏,估计这群孩童就是趁着夜晚蟋蟀出来活动的时候,赶快捕捉,第二天再和同伴们一比高低呢!
自制的捕蟋蟀工具,无非是一根长杆,长杆头上涂着有粘性的面筋,小心翼翼地举着长杆,用顶头上的面筋去粘蟋蟀的翅膀,只有粘翅膀才能粘住。
爬树
庭前八月梨枣熟,一日上树能千回。
——杜甫《百忧集行》
现在会爬树的孩子不多了!过去的孩子几乎没有不会爬树的,不是上榆树捋榆钱吃,就是上洋槐树采槐花吃。
两层楼高的树,蹭蹭蹭几下爬上去,在树顶上仰望流云和星空,颇有几分高瞻远瞩的感觉。
打鸟
才见春郊鸢事歇,又搓弹子打黄头。
——徐渭《题风鸢图》
“黄头”是一种鸟。孩子总是贪玩的,放完了风筝,就开始打鸟了。
小时候打鸟,靠的是自制弹弓,材料是木把(或者铁把)、皮筋,弹子用小石头,枣核,或者用泥捏成弹丸,再晒干。过去的这种游戏,今天不能再玩了,要爱护鸟类,也是为了安全。
扑蝶
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。
——杨万里《宿新市徐公店》
在盛开的黄色油菜花里,儿童们张开双手扑扑打打,两脚跌跌撞撞追逐着蝴蝶,欢快兴奋、天真活泼。已分不清哪是蝴蝶,哪是黄花。
小时候捉过蝴蝶,长大后才知道蝴蝶是爱情和自由的精灵,“鸳鸯蝴蝶”,“梁祝化蝶”,那是美好的故事。
牧牛
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
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
——杨万里《桑茶坑道中》
放牛本不是游戏,但却充满趣味。骑着牛儿,大声唱着民谣,多么惬意!但是,一眼看到了树上鸣叫的知了,打算去捉,连忙闭口不动了。
“童子牧牛”,也会将书包挂在牛角上,“身虽劳,尤苦卓”。古时候的孩子学习从来都不是闭门死读书,也会在自然界中感受物我相融的过程。
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!虽然古时候物质生活比较贫乏,但是孩子们的童年依然充满了各种趣味!
这些是否也勾起了你童年的回忆呢?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